来源:上海证券报 作者:陈玥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汇成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6月30日,公募基金ESG产品的规模已经突破6000亿元,成为行业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。
随着绿色金融体系的逐渐完善,公募基金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进一步丰富细化,ESG理念也被进一步内嵌入投研框架、信息披露和日常工作实践中,通过本土化解读来拓宽ESG理念的内涵和外延,追求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路径。
产品丰富策略分化
2023年以来,低迷的新基金发行市场并没有影响ESG投资的热度。汇成基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3年6月30日,今年以来新发的ESG投资基金数量为79只,合计发行规模为280.23亿元。全市场ESG投资基金数量达到774只,总规模突破6000亿元达到6095.76亿元。
从产品类型来看,从主动权益基金到被动指数基金,再到REITs和债券基金,ESG基金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细化,投资策略也趋向多样化。
从ESG基金业绩来看,分化较为明显。同源数据显示,截至6月30日,今年以来全市场ESG基金收益率最高为55.31%,最低为-20.63%,头尾相差超过70%。
事实上,不同于公募ESG产品成立之初仅投新能源、环保等狭窄范畴,ESG理念“本土化”之后涉猎的范围更加宽广,投资边界得到了有效延伸。
以嘉实基金为例,在公司层面成立了可持续投资业务办公会,并制定了可持续投资战略三大方向。目前,嘉实ESG评价体系已经覆盖全部A股、H股超7000家上市公司和境内7000多家发债主体,能较好地区分和识别ESG领先者和落后者,并前瞻和高频地提示ESG风险和机遇,提升投资组合风险调整后收益及稳定性。
“ESG不应是投资的枷锁,更应助力实现更好投资。”嘉实ESG可持续投资基金经理蔡丞丰表示。
ESG理念生根开花
随着ESG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,公募基金不仅在投资领域,在信息披露和日常工作实践中也有进一步的探索。
近期,公募基金在ESG领域动作频频。例如,6月底7月初,前海开源基金、博时基金、景顺长城基金、前海联合基金等多家华南地区公募基金发布了2022年度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》。
以博时基金为例,公司近期完成2022年运营碳排放盘查,完成注销碳减排量685吨CCER(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)。经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认定,博时基金注销的碳减排量大于实际碳排放量,实现了实际碳中和。
前海开源基金则在《2022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》中表示,该报告为公司首份环境信息披露报告,披露了公司2022年度在环境及绿色金融领域的管理策略、实践及绩效。公司高级管理层计划在2023年设立ESG业务委员会,负责统筹ESG管理及绿色金融业务发展。
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了《2022年度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碳中和报告》。在2021年7月发布的《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碳中和白皮书》中,兴证全球基金承诺从2021年起实现经过碳审计的运营碳中和,并向公众展现每年度的碳中和举措。除此之外,公司也在深化低碳金融、持续ESG投资倡导等多个维度践行绿色投资、责任投资的理念。
上一篇:上半年销量未知,6月全系车型不过万,林肯销量公布了个寂寞?
下一篇:最后一页
-
现场直击 | 聚尚美第三届形象美学行业盛会当闪光灯聚焦时——众“星”汇聚2022年8月13日,聚尚美女性教育机构(以下简称聚尚美)在深圳南山举办了聚尚美第三届形象美学行业盛会。这不仅是一场形象美学行业人的盛会,也 -
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?亚马逊回应“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,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。”近日,消费者赵先生向《中国消费者报》投诉,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,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。 -
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“阳光二手车”工作,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,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,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,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 -
国家卫健委:家庭医生签约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有望打通3月15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、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发布。 -
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:冠军碧桂园近日,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~2月房企拿地(金额)TOP100榜单。令业内惊讶的是,除了品牌房企名次“乾坤大挪移”,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“名不见经传”的新面孔。
X 关闭
X 关闭
